中关村海淀园首批国际化人才实训班采取师生互为学长、互为教练、互相启发的方式,引导学员在实战案例中逐步了解和熟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丰富学员国际化知识,形成海淀园企业国际化实用手册,建立并激活海淀园管委会和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与企业国际化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实训班”,他们给自己的团队命名为:“五湖四海队”、“四八达队”、“LIFE队”、“极光队”、“蓝海之梦队”;他们的口号也别具特色:“五湖四海,科技兴农”、“科技改变未来,信息联通世界”、“健康生命,生命健康”、“站在世界最前沿”、“碧水蓝天,美丽家园”;他们在一起互为学长、互为教练、互为启发,通过实战案例逐步了解和熟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方法共用、资源共享,增长国际化常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作用,以发掘和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化能力和实战经验的企业和企业家,逐步形成海淀国际化军团。
这群“海军”来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是从海淀十百千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和重点企业中遴选出来的30名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负责国际化业务。这个班的名称也与此紧密相关:“海淀园首批国际化人才实训班”。
2013年11月14日,历时一年的中关村海淀园2013年国际化人才实训班正式结业,总计四期学员,120余名企业家领到了结业证,成为海淀园国际化军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化在海淀先行先试
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进入“十二五”,北京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作为北京的一张“名片”,中关村示范区理所当然要挑起重任,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梦想亮出一张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名片”。在国际化的征程中,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一直扮演着先行先试的角色。海淀园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不久前海淀在硅谷成立了孵化器,为海归人才提供中转站;着力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集聚国际资源。下一步,海淀园还将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国际化服务,让中关村走出更多国际化企业家。
据了解,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型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其国际化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逐步出现了相应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实战班解决实战问题
“我们公司提供的是IPTV,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将设备卖给较大的通信企业,但因为他们之间的竞争,在国际上的价格尝尝被压得很低,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我们现在想打入美国市场,但是如果直接收购个小公司,不放心,别人介绍了朋友,又害怕不可靠,我们该怎么办?”在海淀园首批国际化人才实训班的课堂上,学员们分享自己企业的真实案例,与其他企业一同讨论。
2012年11月7日,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启动了首批国际化人才实训班。本次培训班共分四期,历时一年,总计120余名园区内的企业家参与培训。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以及爱国者集团总裁冯军等具有丰富国际化实战经验的人演讲,与来自海淀园“十百千企业”、“瞪羚企业”、上市公司和重点企业的几十名负责国际化业务的高层管理人员分享交流。
“这些都是非常务实的培训项目,能够感受到海淀园管委会方面非常求真务实,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不仅给搭建了平台、选择了优秀师资、设计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更让学员感受到政府服务企业的愿望和实效。”实训班学员在交流时如此表示。
国内企业抱团走出去势在必行。企业要走出去,必须及时拿到大量的市场信息及基础数据,并熟悉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而目前我们对国外市场信息及数据收集比较困难,主要的渠道是通过当地大使馆的协助,除此之外,就不知道还有哪个平台能为我们提供信息”。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通过实训班的学习,收获很大。
中关村海淀园首批国际化人才实训班首次采取师生互为学长、互为教练、互相启发的方式,引导学员在实战案例中逐步了解和熟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丰富学员国际化知识,形成海淀园企业国际化实用手册,建立并激活海淀园管委会和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与企业国际化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