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提出倡议,希望中国装备制造业界努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得到了与会700多位企业家的热烈响应。
就在此间,第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也传出消息,中国境外投资在外围经济乏力中依然保持高增长,中国境外投资容量到2011年底已达4248亿美元,今年1至10月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境外投资581亿元,同比增长29.8%,预计全年境外投资总额再创新高。
上述两个会场,传达出一个值得国人期待的讯息,那就是中国不仅实现了对外投资的高增长,而且正在为这种高增长的可持续,自发地蓄积后劲,谋划更科学和更有效的发展模式。
这种更科学和更有效的发展模式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在“走出去”之前首先要自强,要通过科学发展,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将“制造大国”打造成为“制造强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地和可持续地“走出去”。
“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制造大国”可以是没有科技含量的,可以是依托于人口红利的,可以是位于国际产业链中的最底端的。中国之所以被称之为“世界工厂”,就因为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大”字上沾沾自喜,是不可持续的,是很危险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例为1/4,中国每年为全球50多亿外国人口制造的衣服达平均每人3.5件、鞋为两双,世界工厂可谓名不虚传,但却多为贴牌生产,“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界的企业家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趋势,况且现实也越来越严峻,一些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工厂或回迁或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此间,700多位制造业界的企业家汇聚人民大会堂,共同探讨“走出去”之路,就是力图在“大”字的基础上,通过融入世界强企之林,向强企学习,向“强”字看齐,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挺进。这是对出发前的信心提振。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图“强”呢?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这是中央的英明抉择,更是经济一线企业家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践行的重大课题。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范围日益扩大,境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7个,且投资领域不断拓展,除能源矿产以外,已经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领域投资,每年向投资所在国交纳税金总额超过220亿美元。
企业“走出去”越多越广,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深。但若仅仅停留于产业链底层的“世界工厂”水平,即便“走出去”也是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的,甚至会比在国内投资的风险更大,被淘汰的更快。
要想让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除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外,其核心就是要将制造业的装备武装上去,因为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制造业的强弱。
因此说,中国企业要想大踏步大规模地“走出去”,必须先练好内功,尤其要练好装备业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