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晚,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突然停牌,有消息称此次万科将要B股转H股,为下一步国际化做准备。2013年伊始,高端机械制造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詹纯新就对媒体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黄金窗口期已经到来。
但有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只是实现了走出去卖东西和跨国经营,还并未实现真正全球化。那么,中国企业距离“真正的全球化”还有多远?
“我国企业在全球化方面目前更多的是走出去获取一些资源来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获得国外的技术和品牌,以提高企业本身的整体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大多数企业现下仍致力于满足国内的生产发展需要。
“跨国经营是企业在国内已经发展成熟、国内市场基本饱和,企业向外扩张,通过向外销售产品、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等方式来进行全球化的布局。这一种情况在中国企业中还比较少。”宋泓说,即使是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目前的海外业务也更多偏向于提供产品和服务,投资和生产占比较少,并未实现资源全球化配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杨丹辉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国际化应形成一个全球网络。“全球化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有全球视野的市场体系。中国企业能实现这一步的目前非常少。”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诸多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复杂而曲折的。由于欧债危机和美日经济的复苏缓慢,中国在出口方面外部需求不振且贸易摩擦不断,涉及海外业务的企业均面临着极大压力。同时,世界各国也在努力吸引外部投资以刺激经济,这将给出海的中国企业带来投资机会。2013年,这一趋势在总体上并未有多大改变,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依旧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综合来讲是相对较低的,尤其人力成本要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这一成本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此外,我国法律和国际商业法规的接轨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知识产权、劳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外相比有一些差距,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在海外对当地的法律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还有,我们缺乏具有国际视野、支撑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人才,这也是一个不足的方面。”杨丹辉说。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10年的世贸历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之路上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经验,但尚有“最后一公里”等待突破。
对此宋泓认为,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的整个经济发展还没有到企业因为国内市场饱和而大规模向外走的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并未进入成本高企、在国内无法继续生产而大规模向外转移的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没有达到,小部分企业开始探索对外投资,大规模向外走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经过了前期艰难的积累,最后一步可能实现质的飞跃。但这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对此杨丹辉建议,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在海外并购和全球化过程中,环境、体制、文化、资源等各方面均存在风险;第二,企业要提高资本运营的能力,拓宽资本运作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私募基金、海外股市和一些先进的金融工具;第三,政府在改善经济环境、法律援助和服务上还应给予更多的便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