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投资研究 > 正文
中企"走出去" 功课做足了吗? -- 收藏
http://www.vitwo.cn   2013/1/17 14:47:35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

       中资企业“走出去”,是市场的转换,也是角色的改变。

  “中国制造”也好,中资企业“走出去”也好,欲制胜目标市场,要事先做足功课,带着方案上路。

  让我们走近一些成功企业,听成功者讲述并分享他们的市场智慧。

  英利集团欧洲公司市场媒介推广部经理RebeccaJarschel,作为一个本土的职业经理人在回答记者有关她任职中资企业的感受时,这样作答:“我很荣幸能在英利这家总部在中国的光伏行业跨国公司中任职。”听起来很绕,她想强调英利是跨国公司。她没有错,是记者的问题“跑偏”了。

  中资企业“走出去”,须修正自己的“属性”,把自己当做本土企业,当做跨国公司。

  陈永武,中捷欧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谈到中捷在德国工业缝纫机领域的成功时说,“并购,是通向高端市场的捷径,但并购是有前提的。”“中捷选择来德国是因为文化认同度高易彼此欣赏和接受,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明显,结合中国人倡导的人文关怀、创业精神会形成软实力转化为竞争力。”

  柳工波兰公司总裁助理侯宇博,参与了柳工成功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单元以及随后的运作工作。谈及并购后的运作,他深有感触。柳工与当地企业成功签署了《社会保障协议》,与所并购企业内的团结工会等5个工会组织,建立了每周和每月不同范围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并与当地政府密切沟通。他认为,中资企业如果不重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较好地融入当地,经营将很难成功。

  本土与国际

  几乎记者遇到的每个企业老总都提到要做好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功夫。

  波司登英国公司经理朱伟,对波司登进入欧洲高端市场首选英国、选点伦敦顶级邦德购物街旁价格不菲的南莫尔顿街颇为自信和自豪。要打入欧洲零售市场,他认为选准切入点至关重要。

  中行卢森堡分行下辖的鹿特丹分行总经理赵彩彦在谈到该行设点时强调,中行在卢森堡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布局设点,彰显出的是中行独到的战略眼光和精明的市场智慧。

  中远集团荷兰公司总经理董丹奇告诉记者,中远荷兰公司早在1980年就在这里“捷足先登”了,这是中远的第一家海外分公司,也是中国在荷兰的第一家。荷兰鹿特丹区域第一大港的优势地位和荷兰发达的转口贸易,中远怎会错过。

  在荷兰这个不大的国家,为何云集着如此多的中资企业呢?中检集团欧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敏燕认为,荷兰地理环境优越是“转口贸易大国”,同时荷兰投资环境好,各方面政策优惠,物流服务业发达。荷兰国家投资局重视吸引中资企业。

  中海运代理公司秦大同经理、南航荷兰公司王涛经理都提到,在荷兰拓展业务,可以快速提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品牌,迅速与国际接轨,实现“对标”。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商务参赞李飞在谈到荷兰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时用了“小国大作为”的说法。中荷双边贸易额2011年达到680多亿美元,仅次于中德贸易额,转口占到40%左右。2012年虽有欧债危机影响,但预计双边贸易也会持平。荷兰是欧盟中对华第三大投资国。2010年、2011年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对荷兰投资第二大来源地。100万欧元以上投资项目30个左右。除国企外,民企投资增长很快。中国出口荷兰商品结构提升迅速。欧债危机以来,这里并购机会增多,是中资企业抢滩欧洲市场的重要战场。

  欧洲更开放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商务处公使衔参赞周小明认为:“与美国相比,欧洲的投资环境会更开放些。‘中国制造’走进欧洲,应该把提升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作为重点。”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这里搞研发的还不够多。

  英国有“思想家国土”之称,创新水平仅次于美国。对中企来说机会很多,并购是很重要的方式,比绿地投资来得快。相比中国外贸人才来说,并购投资人才显得不足,所以利用国外人才很重要。英国央行行长都可以选个加拿大人担任,我们应该受到启发。

  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下降3.7%,但中英贸易是正增长。周公参指出,英国对华出口只占其出口的3%,从英国进口不到中国进口的1%,此种情形与两国地位不相称。2015年能否实现两国高层确定的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目标,须破解瓶颈,双方再加力。

  解剖成功样本,有望复制成功。未学会游泳就下到深水区,摸不到石头也过不成河。

作者: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Nicholas Zhou
服务网络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