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投资动态 > 正文
矿产行业海外并购挑战机遇并存 民营矿企成主力军 -- 收藏
http://www.vitwo.cn   2013/2/25 9:54:33  来源:南方网  点击: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日益活跃,大型矿企业的海外并购捷报频传,大量优质项目出现,随着民资36条和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的政策支持,民企“走出去”的意愿也愈发强烈,在矿业领域的空间和占比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有志“走出去”的企业要高度重视跨国投资资源性项目的风险和复杂性,助推企业经济发展和当地效应双赢,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矿产行业海外并购大事记    

       2012年2月16日

       五矿资源成功收购非洲矿企Anvil 全球化拓展迈出坚实一步

       记者17日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获悉,五矿资源2月16日收购Anvil Mining Limited要约到期时,五矿资源已获得超过90%的股权。这标志Anvil公司控制权已转换,五矿资源的收购已经获得成功。

       中国五矿总裁周中枢介绍,这是中国五矿海外资源获取取得的再次突破,同时也充分表明了各利益相关方对五矿、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和信任。五矿资源首席执行官Andrew Michelmore表示,此次收购是五矿资源全球化拓展的第一步,五矿资源由此在多元化资产组合内新增了纯铜业务,推动其在打造国际化矿业公司道路上稳健发展。

       据介绍,后续,五矿资源将通过技术性强制收购,获得Anvil公司100%股权,并使得Anvil公司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所下市。

       2012年8月3日

       紫金矿业成功收购澳洲诺顿黄金公司

       2012年8月3日紫金矿业通过场外要约的方式成功收购诺顿金田超过50%以上的股份,成为诺顿金田的绝对控股股东,这是中国企业成功收购在产大型黄金矿山的第一例。

       今年4月,紫金矿业向诺顿金田提出一项意向性、非约束力及有条件的收购建议,公司计划通过金宇香港以每股0.25澳元的价格向诺顿金田全部已发行股份(除紫金矿业及其附属公司持股外)发出有条件的场外现金要约收购,并通过诺顿金田向其股东支付每股0.02澳元的特别股息。

       陈景河董事长在高度评价此次收购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特别强调,紫金矿业非常清楚自身较为缺乏海外管理和运营经验,其海外项目发展必须依靠国际化的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同时与紫金矿业的创新精神和理念良好结合;作为诺顿金田的第一大股东,将严格遵守澳大利亚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要求,尤其要严格遵守澳大利亚的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建立与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012年8月28日

       “汉龙”收购桑德斯提案被接受 将入主世界级铁矿

       记者28日从总部位于成都的四川汉龙集团获悉,澳大利亚资源企业——桑德斯资源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代号:SDL,简称桑德斯)日前已经接受了汉龙(非洲)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修改过的收购协议提案,即以每股0.45澳元的价格100%收购桑德斯,这标志着汉龙入主世界级铁矿获得又一重大进展。

       早在2011年3月18日,汉龙集团旗下的汉龙即开始收购桑德斯资源有限公司股份,以18.6%的股份成为桑德斯的单一大股东,并在同年7月15日,发起全资要约收购,当时的每股收购价为0.5澳元。2011年9月30日,达成全资收购协议,最终收购价为每股0.57澳元,收购总金额约17亿澳元。

       据介绍,由于桑德斯拥有位于非洲的大型铁矿——穆巴拉铁矿项目绝对控股权(喀麦隆境内90%,刚果〈布〉境内85%),这意味着一旦汉龙此次收购成功,中国企业将拥有这一世界级的未开发铁矿区。

       2012年11月10日

       布局大金属 驰宏锌锗玻利维亚购金铜矿

       继中润资源、天业股份后,驰宏锌锗也加入了海外购矿的行列,并从生产小金属锌、锗,跨界到布局大金属铜,以及贵金属金。公司今日公告,决定以总计1683万美元(约1.06亿元)的现金向李晓明等自然人拥有的两个玻利维亚矿业公司收购及增资,持股比例均为51%,矿产类型为铜矿及金锑矿。

       此外,公司还与李晓明等人达成意向性协议,拟以现金收购后者持有的玻利维亚亚马逊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计61%的股权,该公司拥有铜、金矿等矿产资源。

       相比前两家公司的矿业权,亚马逊公司勘探则处于更为初步的状态。驰宏锌锗表示,将授权该公司经理层聘请相关中介、开展相关尽职调查工作和其他前期准备工作,并授权公司经理层在100万美元的额度内,完善相应矿业权资料。

       2013年1月15日

       中工国际“跨界”涉足吉尔吉斯金矿

       即便短期内不能带来收益,也不对公司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中工国际仍然决定要间接涉足金矿。

       中工国际今日公告,1月15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工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将以48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特颖投资有限公司及萃协有限公司16%的股份,从而间接获得吉尔吉斯库鲁——捷盖列克铜金矿的采矿权和探矿权持有人凯奇——恰阿拉特封闭股份公司的16%股权。

       据了解,特颖公司、萃协公司均为根据香港法律成立并存续的公司,分别持有铜陵公司99%及1%的股份。而铜陵公司是一家根据吉尔吉斯共和国法律注册并存续的公司,持有项目公司100%的股份。

       2013年2月1日

       吉利吞下英国锰铜 耗资1104万英镑借机加快挺进欧洲

       上周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对外公布,该公司于2月1日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百年企业——锰铜控股的核心资产与业务。此次全资收购英国锰铜已经是吉利的第三次海外并购,前两次分别是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箱公司和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

       据了解,此次收购是通过吉利的子公司——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按零现金、零债务模式完成的,收购的资产包括英国锰铜的厂房、设备、不动产、全部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商标、商誉等),以及锰铜与吉利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工厂中48%的股份和库存车辆。

       据了解,吉利承诺将最大限度地保留英国锰铜现有员工。吉利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财务官李东辉将担任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锰铜控股原集团财务总监乔纳森将担任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伦敦出租车业务的执行副总裁。

       趋势:民营矿企成海外投资主力军

       民营矿企成海外投资生力军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资源领域境外投资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企业资源领域“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中国民营企业跨境投资渐入“天时地利人和”、“地阔天宽”时期。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主权债务危机等各种经济不稳定现象此起彼伏,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把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列入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日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在推进“走出去”战略方面,民营企业近年来一枝独秀发展迅速,正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最新统计数字,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85.8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占当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44%,此前2008年仅占14.6%,2010年已达到29.5%,截至2011年底中国有1.35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其中私营企业在数量上占接近90%。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民企国际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跨国投资与经营,从自发随机盲目向自觉主动战略导向转变,而民营资本的对外投资也促使目前官方资本流出的局面逐步转变为民间资本流出,从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效和逐步的改变以官方资本为多数的官企形象。

       央企海外矿业投资谨慎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海外开发部总经理童军虎对记者表示,海外并购不确定性特别多、风险特别大,不能贸然出手,一旦钱从账上出去,再想控制起来就比较难了。

       这是很多央企代表在海外矿业投资方面的心声。记者在“2012矿业大会”上了解到,一方面是频频敲响的警钟,另一方面是矿业投资整体疲软,这令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对海外矿业投资的态度变得异常谨慎。

       不少参会的央企代表对记者表示,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投入,海外矿业投资央企一直以来都是主力军,但随着经济形势持续疲软,金属矿业市场也面临着去泡沫化的过程,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大多数央企开始对海外投资矿产资源表现出“谨慎”甚至“避而不谈”的态度。

       “抱团”走出去或成趋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分民营矿企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投资矿产勘查开发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在矿业大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固体矿产境外投资64例,涉及32个国家,金额达到14.22亿美元,矿种包括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和其他金属,区域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北美、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等。

       但与此同时,资金实力有限的民企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国矿业产权交易所总裁李纪表示,由于找矿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但民企往往表现很难有连续稳定的经营业绩,从而缺乏连续稳定的现金流,导致其在项目的后续运营中出现问题。此外,法律和政策风险也将会企业带来不小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抱团走出去”或成为未来的趋势。按照金疆矿业基金的做法,将数家优质民企的资金进行组合,然后实施对海外矿业的投资。金疆矿业基金总裁陈彪认为,组团出海的好处在于:第一事情能做大,第二专业团队也有了支撑;第三可以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国企与民企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组合。干飞认为,“在进行民间资本海外矿业投资时,民企与国企应相互参股,通过规模化和集团化的方式促进民营矿山企业发展。”但同时也应当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健全矿业资本市场体系,加快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

       机遇与风险并存

       机遇:

       国内政策大力支持矿企“走出去”

       为落实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出海”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不久前,发改委联合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十三家部委曾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

       杨依杭介绍,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提供“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投资服务,到目前为止已经和43个国家和地区的87个机构签署了双向投资促进的备忘录,还与国外的政府机构,包括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合作发布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投资报告,今后还会给出一系列的行业和国别的报告。国外制定优惠措施招徕企业投资矿业

       11月4日,在由国土部等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巴西、加拿大、秘鲁、澳大利亚、俄罗斯及中亚等来自全球39个国家(地区)的外国代表在会场展示矿业设备、对接项目。并有多场推介会介绍这些国家在矿业勘查开发投资政策及矿业合作方面的最新机会,希望吸引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前往投资。

       同时,在“中国———澳大利亚上市企业高级投资论坛”上,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澳大利亚南部经济特区等多家机构负责人在会上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澳方企业,特别是矿产资源类企业,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一直是中国公司追逐的目标,尽管澳洲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国外对澳洲矿产资源类企业投资和并购的审查,但随着澳方企业向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中国企业有望迎来投资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类企业的绝佳机遇。

       矿业“出海”正迎投资机遇期

       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使世界各国投资的回报周期长,能矿产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境况,客观上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这些领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就区域而言,北美、中南美包括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国际投资萎缩,这些国家在吸引外部资金方面面临很多的压力。

       货币安全是另一个利好因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郭建伟也在上述场合表示,在后危机时代,人民币的安全性强于外币,如果产业链整合以后用人民币进行统一的结算的话,既没有货币风险,又没有货币兑换成本,而且矿业投资的期限长,中间的任何市场波动都可以规避。

       风险:

       跨国投资资源性项目存风险性和复杂性

       就在中信泰富命运多舛的澳洲Sino Iron铁矿项目终于产出铁精粉的同时,该铁矿矿权所有者Mineralogy公司,向中信泰富发出数份通知,扬言要中止中信泰富澳大利亚Sino Iron采矿权和矿产租赁协议。中信泰富公告称,公司已向西澳高等法院申请禁制令,禁止Mineralogy单方面终止采矿权和矿场租赁协议。

       据悉,双方争议主要在于特许使用费支付的起始时间,中信泰富认为专利费应由生产开始计算,而中澳铁矿项目卖方Mineralogy公司认为应从建设期开始计算。

       铭远咨询合伙人诸蜀宁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的付费争端不会逆转6年多的投资决定,但其他有志“走出去”的企业要引以为戒,高度重视跨国投资资源性项目的风险和复杂性。

       海外投资经验不足

       11月12日,紫金矿业宣布,此前因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而暂停施工的吉尔吉斯斯坦左岸金矿已经复工,与当地村民的纠纷也已得到解决。

       “之所以发生这个事情,是因为当地政府要求我们尽快建成项目,但当地技术劳动力不够,紫金矿业就增加了国内的承包商和技术工人,中国工人比例多了,老百姓不愿意,认为把他们的工作挤掉了,”紫金矿业集团国际部总经理李志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说,我们的用工比例没有按法律规定来做。”

       在海外,“国有企业往往考虑怎么做强做大,而民营企业往往实力又不太够。”陈景河说,当前的并购规模还是非常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海外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经验不足和人才缺乏上。

       国内外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不同

       长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玉红说,那些失败的并购案例当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归责于企业文化的整合失败。

       “在国外,建设生产的周期不同,别人是10年的开发周期,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可能只需要三年,这必然产生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杨杰说。

       “非洲国家希望大量使用本地的员工,要占到当地用工的九成,但是当地人在语言上存在障碍,在技术能力可能要投入很多培训,牵涉到更多精力和更长的建设周期。”杜兵说,这是很多中国企业在投资后才发现的麻烦。

       宋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注意资源是不是可靠之外,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另外,一定要注重安全环保和当地社区和谐共处”。

       失败案例:

       作为国内最先走出去的央企之一,中国铝业于2007年3月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签署开发协议,承诺在当地开采铝土矿资源,并建设一家氧化铝厂,四年时间换来的却是巨额亏损。

       2008年底,中钢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对该公司100%控股。而在2011年,该项目被宣布暂停。

       中信泰富2006年收购的西澳两个铁矿项目,历时6年延期3次至今颗粒无收。

 

作者:南方网  责任编辑:Nicholas Zhou
服务网络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