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hone手机到美国人日常穿的衣服,虽然都是外国品牌的名字,翻出产地来,往往写着“中国制造”。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中国企业或者投资人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自然,美国市场也不例外。
静悄悄的产业战
中国人不喜欢招摇过市,所以许多东西美国人用了几十年,仍然不知道这是中国制造的。中兴通讯(ZTE)在美国已经投资耕耘了十多年,但它的知名度并不高。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在美国最大的电信商AT&T门店内看到,整个店堂内的两边墙上都陈列了各式手机。iPhone、HTC等著名品牌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当记者问起ZTE手机时,店员困惑地问“你为什么一定要那个牌子呢?”
在本报记者的坚持下,她拿出一个老式的翻盖手机说:“这是唯一的ZTE手机,是预付款手机。”该手机上只有AT&T自己的商标。当问起ZTE的触摸屏智能手机时,她一口咬定说,ZTE从不生产此类手机。
而在亚马逊网站上搜索ZTE,却立刻出来了32只手机,价格从1美分(必须购买相关电信商2年的服务)到749美元不等,其中不乏智能手机,不过,绝大多数手机是价格在200美元以下的中低档手机。
从买家的评价来看,购买ZTE手机的人往往是收入比较拮据的美国人。他们认为中兴手机“价廉物美”。
中兴通讯发言人戴澍告诉本报记者,其实,中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在预付费手机这块已经排到了美国的第三位。中兴在美国的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中兴目前每年采购金额在25亿美元以上,间接为美国创造的就业岗位2万个。中兴在美的直接雇员有3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本地员工。在美国多地还设立了一些研究所。” 戴澍说。
戴澍表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通讯市场,任何希望国际化的通讯企业都不会错过这个市场。“去年我们在美国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今年计划销售100亿元人民币。即使销售达到100亿元在美国也是很小的份额,希望未来有更大的发展。”
和中兴一样,海尔也已经进入美国多年,然而,海尔的产品还主要局限在小型的洗衣机、冰柜等。
本报记者在美国大型百货商场连锁店Sears、Home Depot等店纽约地区的门店并没有发现海尔的产品,但是在这些公司的网站上,却出现了海尔的产品。
“中国品牌在整体国际品牌大环境中仍然处于‘洼地’态势,” 奥美全球中国业务部总经理曹青告诉本报记者。“向美国等发达的市场品牌高地进军,就是处于弱势,这就等同与强有力的国际领先品牌正面碰撞,这将置资源、经验和能力相对匮乏的新兴中国品牌于险境。”
另外,曹青表示,许多中国企业是走OEM路线来发展壮大,面临从销售导向转向品牌制胜的艰难转型。而ZTE打算在美国赞助一家当地的NBA球队,想借此提高公司在当地知名度,并试图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
小企业“大文章”
和大企业常年在美国市场上耕耘多年不同,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家看好美国的投资项目。
今年30多岁的叶孜(Diana Ye)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药理学博士。她告诉本报记者,去年6月份,她获得了启动资金,并开始在费城经营一家基因检测公司PrimBio。
叶孜没有透露具体的启动资金金额,但她表示,企业成立时,她购买机器,设立实验室总共花费35万美元。包括她在内,目前公司总共有4人,3名为博士学历。当时国内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个人投资了50%的启动资金。
“我的投资人知道生化研发行业的产业周期长,所以告诉我,不指望5年之内有所回报。” 叶孜说。
叶孜的公司目前已经渐入佳境:“我们今年4月正式开始接收检测项目。第一个项目只接到1个样品的检测,当接到第四个项目的时候,已经是50个样品了。”叶孜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现在是基因检测服务的爆发时期,全世界范围的年增长幅度为29%,而中国是40%以上。我希望今年年底做到收支平衡,明年夏天开始盈利。”叶孜说。
而另一家国内的民营企业家则告诉本报记者,他正在关注美国的房产指数基金,并希望一旦时机成熟,投资相关的金融产品。
美国商务部的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透露,以最终实益拥有人(UBO)为单位的从中国到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在2008年~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0.8%,使中国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
2012年,从中国到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为105亿美元。从产业上来看,其中,批发贸易为4.82亿美元,存款机构为11.69亿美元,制造业为3.56亿美元。
上述官员还提到,在2011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子公司雇用了12000名美国工人,投资了3.66亿美元在美国的研究和发展上,对美国的货物出口贡献了4.7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