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期,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已步入“第三季”。与前两个阶段占领资源、“海外抄底”相比,理性投资、着眼长远已成为特点,而且民营企业已成为主力军。据清科集团最新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10家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数的9.8%。而近期,从新兴信息门户58同城和去哪儿网,到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海外上市热已再度升温。
“走出去”乃大势所趋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并不断出台和改进相关政策。2012年6月,13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从大力加强宏观指导、切实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境外投资管理、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和加强风险防范、保障人员资产安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系列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
13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意味着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战略。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中国需要大批跨国公司去整合全世界的资源,为国家的发展、企业的壮大打好基础,“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随后不久,又出台了《“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内企业应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大力实施境外市场开拓战略。与此同时,其他部委也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定,支持国内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张。
从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了中后期,“走出去”是时代的需要。当前欧美和新兴国家进行结构调整,希望吸引国外投资,也为“走出去”创造了很好的投资环境。总之,从大的形势来看,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航程上,起航扬帆已经开始,航向、目标、方向也已明确,但是航路的选择还需要大家避开中间的漩涡,才能够顺利到达彼岸。
海外并购需找准定位明确目标
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以医药行业为例,近年来药企在境内外的并购潮此起彼伏。仅今年前5个月国内药企即完成了17起并购,涉及金额59.43亿元,其中海外并购5起;包括复星药业、华大基因、千山药机、海南海药等企业相继完成对美国AlmaLasers公司、CompleteGenomics公司、德国R+E公司及港资公司中国抗体的并购,以及今年1月初ABO联盟成员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对拜耳位于美国旧金山研发生产基地的收购。而在此前,已有华北制药收购印度奥奇德在华子公司、国药集团收购盈天医药、微创医疗收购美国Wright医疗髋膝关节业务、福瑞股份收购法国肝纤维化诊断设备商ECHOSENS公司等国内药企境外并购的成功案例。
据了解,目前仍存海外并购计划的药企并不在少数。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明确自己身的定位,厘清“走出去”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无非两大方向: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的进行投资,化解国内的成本压力,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积极向发达国家进军,寻找和引进先进技术,在走出去中不断壮大自己。具体到医疗行业,后者应是主攻方向。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动能不足。除了提高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外,还有一条出路就是——拿来主义。专家指出,近年来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医疗市场,纷纷抢滩,在中国成立子公司。但是,国内企业从他们那里获得技术支持的可能性很小。近几年,国外融资环境恶化,欧美的很多创新型公司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正面临困境,国内有条件的医疗企业应走出国门,挑选一些适合的、拥有先进技术甚至一定市场的公司,通过合作、并购来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缩短在研发上的差距。
通过合作、并购取得领先的技术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把昂贵的进口医疗器械经技术消化转变为费用相对低廉的自主产品,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而且有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占领中国市场给本土企业造成的被动。
先海外并购再分拆上市成为潮流
然而,即使成功进行海外并购,多数企业的效益并不十分明显。由于双方制度、法规、管理体系、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等使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难以实现1+1>2的效果。于是,部分企业想到了分拆上市,将优质的国外资产在海外上市,以解决上述问题并谋求长期效益。
机构分析人士表示,把海外优质资产进行境外分拆上市,对母公司及广大投资者有诸多益处。首先能提高市场价值和股东权益,母公司可以分享子公司上市之后的投资收益。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分拆能给母公司带来平均2~3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其次,可以提高融资能力,推动公司成长。母公司的资产溢价将提升公司的资产估值,公司股价将随着公司资产价值的提升而上涨,扩大母公司的融资能力。母公司利用新增融资带来的资金,投资到新项目,扩大公司的盈利能力,推动公司成长。再次,可以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营运效率。子公司的分拆,可以让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管理层经营发展的战略更为清晰,集中精力经营其核心业务,实行专业化经营,提高营运效率和盈利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先进行海外并购再将海外子公司分拆上市成为潮流,例如同方股份在2011年成功将下属境外子公司——新加坡科诺威德国际有限公司分拆到香港联交所上市,今年7月份,A股的光明乳业也成功将旗下新莱特乳业分拆到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近期创业板上市的福瑞股份也有将全资子公司Echosens进行海外上市的计划。
上市地点香港得天独厚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既然要打造海外融资平台,去哪儿融资也是个重要问题。一般而言,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香港和美国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最先考虑的地方。而一直以来,香港则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最集中的地方,这得益于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金融地位,以及其与中国大陆的特殊的关系。
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深圳接壤,两地只有一线之隔,是所有海外市场中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在交通和交流上获得了不少的先机和优势。首先,对于目标市场集中于中国或者亚太地区的企业,在香港上市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其次,由于香港与中国大陆紧密的关系,香港是最能为具有中国背景的企业接受的海外市场。其三,中国大陆母公司在市场资源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也使香港资本市场对其子公司的价值评估高看一眼。
从政策层面看,赴港上市也是最优选择。据透露,主管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积极举措,支持两地企业更好的携手开展境外投资。包括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以上市、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方式,为境外投资项目融资,推动内地企业的境外产业投资,与香港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等具体政策。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关领导谈及对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时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所以,中国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走出去",这对自身、对世界、对大家都有利。”他称,要进一步放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限制,可以减少审批,减少对那些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海外投资的审批事项,或是放宽审批额度。
早在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即明确了允许、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监管目标从“奖入限出”转为鼓励“走出去”,监管方式日益重视与市场机制结合。面对国内企业日益强烈、且更加多元化的海外投、融资需求,监管方面创造更为宽松、自由的市场投资环境对民营企业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