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机构最新统计,近5年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加速,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金额已经达到460亿美元。同时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额会增加至1000亿到2000亿美元左右。15年来,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已经收购或创立了1583家企业。
同时,近期的“国际商业调查报告”显示,有海外投资意向的中国企业,首选地区仍然是美国,占比8%,高于其他国家。显然,美国凭借良好的政商环境,雄厚的经济基础,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吸引了众多中国投资者。但是在动身去美国前,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你为什么要走出去?
凡事都有动因,何况是牵动各方利益的海外投资。对于收购来说,你是希望拿到被收购方独有的技术,还是说看上他现有的渠道,又或者更多追求财务上的回报?而事实上,很多中国公司“走出去”之前并没有想清楚到底要什么。
案例分享一:某半导体行业企业希望收购美国收购一家专门做芯片测试研发的公司。交易前期有四五家全球竞争者和中国竞争者参与其中。已经拥有这项技术的这家企业起初并不想参与交易,但为了不让技术被中国竞争对手拿走,被迫参与到这起跨国并购中。但这样的收购动因最终导致交易的失败。因为在美国做收购,卖方看重的不仅仅是价格,还要看收购动因。当美国卖方发现收购动因模糊,担心不能将辛苦培育的企业发展壮大时,即便报价比其他中国的竞争者高,但最终还是选择把股权卖给了其他买家。
因此当企业准备走出去时,需要全盘考虑收购后的战略计划。如何和现有的业务板块实现整合,还是希望籍此作为全球战略的跳板,以点带面全线铺开,这些都是中国企业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你调查清楚了吗?
企业都知道项目开始前要做“尽职调查”,但怎么做?目前中国企业对美国进行投资主要有两种投资方式,第一种是从头开始进行创建的投资,另一种是收购现成的美国企业。对于两种投资方式的尽职调查,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创建投资的过程中,尽职调查更多是为了确保投资过程不会产生问题。而在收购交易当中,尽职调查更多是为了搞清楚这家企业历史上有没有一些过错,避免为今后带来新的问题。因为在美国的调查有效期限可以追溯到6年,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变得更长。
案例分享:一家总部在北京的保险公司,想去美国西部买地建房子销售,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创建项目。但是拿地的时候发现有一块地是属于市政图书馆规划用地,在美国一定要达到超过80%和90%的社区居民举手同意以后才能把这块地从图书馆的公用用地变成商业用地,这个过程拖得非常长。虽然他们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考虑了一定的时间,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远远比预期的要长。另一家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用地此前是化工厂,重金属沉淀相对比较高。当时的商业顾问给的建议是美国人民对综合品质要求较高,对这种事情特别敏感,建议放弃这个项目。但是后来这个客户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两三年以后这个房子盖好了开始销售,市场证明房子卖得不好,也证明了最先的商业顾问给的建议是正确的。
案例分享二:去年某中国上市公司去底特律希望收购汽车配件公司,通过尽职调查,发现所有员工参加了一个集体劳工养老计划,也就是说,计划里包含多家公司员工。如果一家公司的所有权发生变更,整个养老金计划没有欠缴的养老金都需要你一家来承担。可以看出,美国的养老金规则非常复杂。到真正做决策的时候,企业需要和律师、会计师充分沟通,第一步计算影响,这个事件对整个财务影响到底有多大;第二步看通过法律交易文件以及别的技术性手段可不可以把这个问题覆盖住,从而保证整个交易可以继续往前走。
因此,无论是创建新项目还是进行收购,都需要完善的进行尽职调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对法律法规、环境、健康安全等都需要进行全盘的考虑。
你了解美国税务吗?
赴美投资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是每个有意愿的中国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美国税务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不同的经营行为的水平,会导致不同的税赋;由于美国是一个相对来说税收成本比较高的国家,因此建议在美国进行投资时,尽量在美国保持较少的公司职能,以及进行轻资产的配置,来减少在美国产生的税赋。
第二,美国不同的州税,美国不同州之间关于税收的法律,甚至于相互之间的文化非常不同。有些企业没有意识到不同州之间的问题,最后发现他们需要在美国50个州都要交税,总的税收成本就会变得非常昂贵。
第三,转移定价。转移定价在当前的国际税收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在美国转移定价本身对公司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得到合适的处理可以让公司获得更好的税收待遇,但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也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风险。
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必须同时考虑中美双方的税收协定和安排,需要与中美顾问共同合作,设计合适的税务架构,在合理和合法的情况下保证最大的企业利润。
(作者Randy Free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美国合伙人、国际税务服务西部合伙人; Sandy Chu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美国合伙人、中国业务全国负责人;刘波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并购交易支持服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