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网站11月10日文章,原题:在中国遇到的6类科技创新 感知总是滞后于现实,有时会相差10年。尽管中国的山寨形象仍根深蒂固,其国内却同时存在几种创新潮流。
1、科技商品。中国成为世界电子工厂已是旧闻,如今的深圳被称为“硬件硅谷”。全世界70%的手机、80%的空调和90%的个人电脑都是“中国造”。中国科技公司进军全球实属正常:联想、华为和TCL都是世界领军者。
2、利基产品。这股浪潮伴随零部件商品化而至,由此产生的“山寨”运动不仅将“快时尚”引入电子领域,还为剃须刀手机等新奇产品敞开大门。
3、“小米化”。意指“互联设备的快速商业化”。小米带来一种关键的商业模式创新:在网上“闪售”不做广告的低利润优质电子产品。如今,小米正提供电饭煲、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吸尘器和智能电动车等。华为、Vivo和Oppo等亦在沿袭类似模式。
4、快速跟进者。激烈竞争迫使企业家注重速度而非破坏性创新。许多人还关注被低估的生态系统适应术,正如达尔文所言“适者生存”。一些来自外国的中国产品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腾讯源自ICQ,美团点评由(团购鼻祖)Groupon进化而来。
5、创新买家。中国企业正在全球收购发明、品牌和分销网络,《哈佛商业评论》称之为“通过收购的创新”。
6、“真正”创新者。作为消费级无人机的世界领军者,大疆创新是一家中国企业,但它并非异数,而是中国新一批“真正”创新者的先锋。
中国大多数硬件初创企业仍将以国内市场为主,在获得“独角兽”地位前不会在全球抛头露面。但未来最可能成功的,将是那些护照上盖满章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