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高居世界榜首,但有报道称,诸多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中国制造业公司的强势出海,却被认为是在给其他国家“打工”。当然,也有一些自信满满的说法——近期发布的《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表明,“中国制造”已向“中国智造”转型,中国智能制造正由工业2.0向3.0过渡,逼近德国。
这更让人疑惑,中国制造公司们在海外的竞争力如何?
本期《先行军•中国制造》专栏关注中国机械工程制造业的“出海竞争记”,当中国拖拉机正隆隆开往“国际工地”的同时,揭秘世界大格局下,各国工程制造业巨头最真实的行业竞争力究竟几何。】
今年7月,日本小松集团宣布将以2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久益环球公司——世界最大的独立采矿装备制造商,弥补在采矿装备制造领域的短板,成功拿下了本年度海外并购中最有分量的一局。
同样是并购美国大型制造企业,中国企业遭遇的磕绊有点多。作为同行的中国制造企业中联重科在向特雷克斯提出收购方案时,却遭美国国会反对,最终导致这项为期半年、价值34亿美元的收购案也因此被迫流产。
尽管充满波折,2016年仍然可以被看做中企海外大举并购的一年,而制造业则是当之无愧的先行军,始终走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最前沿。
工程机械行业离我们很远,但正是这些庞然大物,在轰隆隆的作业声中每日每夜改造着我们熟悉的世界。抗震救灾时,徐工、三一重工的巨型起重机、装卸机在短时间里将灾害的损失挽回到最低。三菱重工展示的一台每小时积层体积最大可达到360mL。适用多种材料的3D金属打印机,能够轻松复制精密的火箭零部件。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全球最大的自卸车能载重450吨,一个轮子比一辆卡车还高。
然而,据权威行业杂志《国际建设》分析,今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新型经济增速减缓和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全球前50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总产值同比下跌16.2%,创2009年以来新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同样受到影响,自2009年一年销售额下降了1090亿美元开始,行业收入下降的趋势一直未有改变。
凤凰国际智库采访了相关从业者,对权威的案例和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中企的竞争力有下降趋势,在行业中占据最高利润的仍是以美国、日本企业为主的整机企业和垄断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商。相比之下,中企“高投入、低利润”的模式,则使其长期位于产业链下游。
谁正掌握着全行业最丰厚利润?——当然不是中国制造
如果把视野括展到全球,就会发现整个国际市场强手如林。在2015和2016两年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占据榜首的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这家百年企业年营业额占50强总和的18%,高出第二名日本小松114.06亿美元,在行业中拥有绝对优势。全球第二大工程机械制造商日本小松集团,借力于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迅速崛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缩小与卡特彼勒的差距。其销售额比三一、徐工与中联重工三家企业总和还要多出400亿。由于出口在总营业额中占很大比例,受近年本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较小。
同样长期稳居前十的国际企业还有日本日立建机、美国德雷克斯、德国利勃海尔、瑞典沃尔沃建筑设备、美国迪尔、韩国斗山工程机械以及英国杰西博公司。将2015年的排行榜前50名企业的营业利润额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与11家中国的营业利润仅相当于6家美企的8%,总资产却相当于后者的一半多。实际上,中企在总资产上的优势并没有换来相应的丰厚利润。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2015年,排在前11名的中国企业有三家,分别为排在第8位的徐工集团,第9位的三一重工以及第11位的中联重科。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军海外的龙头代表,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十年。徐工和中联重科是老国企,三一重工是民营企业,优势集中在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和起重机制造。到2016年,留在前十的只剩下徐工集团一家。在榜单中,下滑最严重的是中国企业,行业评估者认为主要是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中企“高投入、低利润”的背后,既有“先天”硬实力上的不足,也有“后天”软实力上的劣势。
决定着利润分配和基本格局的是企业自身的“硬实力”。真正掌握整个产业最丰厚利润的,一类是布局全球的整机全链企业,一类是垄断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商。全球领先的整机企业不仅拥有巨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在产业网络中也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卡特彼勒拥有全线生产设备,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机、柴油机厂家之一。全球第三大建筑设备制造商沃尔沃拥有挖掘机、轮式装载机、铰接式卡车、自行式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和铣刨机整套生产线。在关键零部件领域,除了卡特彼勒、沃尔沃、小松和斗山等工程机械公司拥有自己的发动机品牌,其他企业多需要从全球几家核心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道依茨等处进行购买。派克、博世力士乐、伊顿液压、穆格四家厂商的液压件制造在全球市场比重超过80%,几乎形成一种垄断态势。
与之相对,中企受过剩的产能、老旧的设备,以及核心技术、零件受制于人的影响,在竞争上处于劣势。目前国产挖掘机基本都是配备康明斯、五十铃等国外品牌发动机,液压系统则采用派克、博世力士乐等主流品牌。行业大部分利润贡献给了外资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上对此进行了揭露,“中国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趋同化现象普遍,落后的产能过剩,企业除了价格以外,很少有其他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在研发阶段,只能靠价格来进行竞争,使得很多企业处于薄利甚至亏损的经营状态。”成为中企在海外市场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还有品牌、技术、产业链地位、与供应商关系等“软实力”。品牌的辨识度比价格更有影响力。企业塑造自身品牌,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过程。如果把全球市场出海看成一场竞赛,企业的品牌奠定的是自身的人气,所掌握的技术是裁判,而“核心技术”则直接决定着排名座次,最后冠亚军的争夺。其中卡特彼勒2012年的研发投入达到25亿美元,三一集团的研发费用达到50亿元人民币,是国内之最。
中国制造离“行业珠峰”有多远?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16行业分析报告中提到,“如何从低端制造业中突围,顺利实现转型是未来十年中国工业制造业界的一大挑战。”如今,中企蜂拥出海、大举并购、争相撒钱的风口已经成为过去,在海外市场驰骋的中国企业正在面临重新洗牌。如何能够在寒冬中逆风前行,成为摆在中企面前无法回避的难题。这几年,绝大多数企业都在降库存、去库存、回收资金杠杆、注重增长的质量,而非价格战和廉价劳动力参与竞争,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落后的现状,取得了一些十分显著的成果。
“参与全球竞争,把遭遇的意料之外转化为应对的情理之中,生意才有理由更好地规避风险越做越顺。”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对凤凰国际智库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中通过不断转型,从而谋求更高的行业地位。以徐工集团为例,为规避贸易壁垒,徐工集团采取在当地设厂,进行装备业务,并雇用当地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缓和了与当地工会的矛盾;为抢占海外市场,徐工在欧洲、美国、印度和巴西建立了研发中心,构建国际研发平台,并拥有一支6000多人的研发队伍,汇集了来自各国的200多名工程机械专家。正是这些努力,使徐工集团在2016年成为唯一留在前十名的中国企业,在行业凛冽的寒风中仍能屹立不倒。
然而,从宏观视角来看,这些努力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中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德勤旗下的全球消费者及工业产品行业小组联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描绘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版图。首先,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上,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未来很可能面临“未富先老”的不利局面。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抚养比率很可能会增加到当前的三倍。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工厂向其它廉价劳动力市场进行转移;其次,在人才竞争力上,中国排在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印度之后的第六位,同时中企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并不乐观。
此外,在国家公共政策支持上,尽管中国出台了“支持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技术转让、应用与整合的政策”、“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及规划”等有利于中企海外竞争的政策,然而在“企业及个人税率”、“劳动政策、法律及法规”以及“其他形式的政府干预、对企业的所有权”等相关领域却存在严重的短板。
针对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事实就是,降低产能会丧失市场地位,而通过提高技术抬升价格也无法获得话语权。”部分中企曾这样表示。尽管三一重工曾试图往海洋工程装备、风电装备方向转型;中联重科则试图往环卫机械和农业机械方向转型。但进入的下一个行业也将遭遇产能过剩、利润被内耗掉的结局。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在湖南省政府的撮合下曾经试图在液压系统上有所突破,但至今未见重大突破。转型的时间远比所预期的要长。
德勤在报告中判断,“中国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后,机械工程行业在去年起出现了全行业增速放缓的状况。市场增速的突然下降带来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客户信用状况恶化,给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冲击。此时的行业内领先企业,规模都已迅速扩大,产品线大幅拓展,管理复杂程度也大幅提升。”
因此,中国企业势必还要经历一段时期的“阵痛”转型期,在优胜劣汰中实现新一轮的涅槃重生,才能重整旗鼓,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抢滩国际格局:一招“简单粗暴”的杀手锏
抢占国际格局一席之地的“杀手锏”是什么?
“海外并购”一直以来都是跨国企业十分钟爱的手段。大型制造企业之间频繁的并购与其战略构想和行业布局密切相关,并购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手段的确能够使一些企业能够迅速突破自身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瓶颈,实现质的飞跃。
卡特彼勒、斗山、小松等行业巨头都曾用不断的并购手段最终做大做强。卡特彼勒收购索拉透平,弥补了产业链在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方面的短板,收购德国马克机械补全了船舶用发动机业务,一路先后收购了美国国际收割机公司、FG威尔逊公司等等,最终稳居行业第一的宝座;斗山集团先后并购了高丽产业开发集团、大宇重工和英格索兰集团的山猫、泛用设备和附具设备三大事业部成为韩国第一大工程机械公司;特雷克斯在1994年的销售额只有3亿美元,靠收购相关企业在十余年后一举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前10名的企业;今年7月,小松集团收购了美国久益环球公司后,在行业寒冬的大背景下释放了自身营业情况和未来前景的积极信号,并将全球的并购浪潮推向新的高潮。
中企能否在如今的行业寒冬期间,用“大举并购”的手段迅速跃居行业前列?对于中企来说,海外并购不仅能获得欧美市场上的顶级合作伙伴,同时还能获得先进的技术,管理,高素质人才,并借此打通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在当前产能过剩、企业恶性竞争的背景下,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2012年,徐工集团完成了对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先者德国施维英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巩固了徐工的混凝土机械板块,并通过进一步整合,实现了技术上的融合,这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然而海外并购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国际上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2011年,柳工集团在谈判并购波兰HSW公司过程中,遭遇了强大的工会。“欧洲朋友都建议我们先与工会谈判,再谈后面的事,否则后患无穷。”柳工总裁曾光安表示。今年的中联重科并购特雷克斯以失败告终。
首先,“越是投资数额巨大、涉及国家命脉行业的交易,越是备受瞩目,越容易遇阻。”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6相关研究报告均得出如此结论。欧美国家对华企业的海外安全审查将成为摆在中企面前一个重大的难题。其次,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史剑道2015年指出,“市场形势的不利变化、国外的政治阻力和国内的监管审核、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狙击及自身实力的不足”成为中企海外并购受阻重要因素。在归责于外力的同时,中企同样要正视自身实力或经验不足以及市场规律大环境的作用。第一财经在解密中联并购特雷克斯失败原因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在价格上很大的分歧。而遗憾的是,中美企业最终未能形成统一意见。”另外,中企想通过海外并购短期获利不现实。如何在并购完成之后,让这些曾经的榜样发挥出最大效益,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吸收,也是摆在中国工程机械巨头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中国制造”彻底摆脱“中国打工仔”
虽然跨国并购是中国制造努力屹立世界之林的有效手段,但彻底摆脱“中国打工仔”之名,单单这帖药方绝对不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上开出明确药方,“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新动能”指的不仅是互联网产业,还要运用于实体制造业中,也就是将中国“制造”提升为“智造”。比如将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王民在回答凤凰网记者提问时认为“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徐工借鉴美国工业互联网,正在设计一款工业云平台,提升对客户服务质量,将引入众创和众筹模式。”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安筱鹏相信:“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我国有制造业和互联网两个优势。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全面地融入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效果可是一种乘数关系,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 互联网与机械制造相融合或成为中企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中国“制造”该如何向中国“智造”转型,经济学家和研究者们纷纷开出了自己的妙方。许小年认为提升创新能力是当前转型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清楚的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政府应该关注的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基础的技术开发,而技术的商业应用也就是创新的主体始终应该是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相信,在经济下行的转型期,企业应该懂得“有所不为”,慎重进行盲目的海外扩张,要集中力量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还不平衡,必须要跨过基础共性技术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补齐行业中的短板”,“以智能制造、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不等于它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还是质量、品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跨过死亡之谷。”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