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
“2017年贸易形势依旧严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与‘一带一路’国家整体的贸易投资都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的热点。”中国贸易促进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中国同4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新年伊始,2017年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中有哪些机遇与挑战?民企该如何找准对外投资点实现走出去?有哪些民间贸易促进举措?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以上问题邀请赵萍进行解读。
基建与国际产能合作仍是主要着力点
赵萍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下,“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重点十分明确,陆地上以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为节点,海上以重点港口和重点国家为推进载体,重点推进“六廊六路”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推进要实现 “五通”,即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赵萍说,这意味着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空间巨大。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最基本的硬件环境,比如铁路、高速公路等,这对很多民营企业是投资机遇,因为对于国内来说,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仍然非常巨大,但是竞争也非常激烈,“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的联通,对国内企业“走出去”将带来很大程度的利好。
“除此之外,国际产能合作也是‘一带一路’推进中的投资重点。怎样把国内的优势产能转移到 ‘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并与当地的优势相结合,使中国的优势产能不断地溢出服务于世界,带动当地的就业、税收和经济增长,我认为这些同样值得关注。”赵萍说。
赵萍认为,在政策沟通的背景之下,打造了较好的贸易投资环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程度大幅提升。在2016年整体的外贸增长呈现微跌的状态下,“一带一路”国家外贸投资却呈现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随着“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环境的改善,促使企业对外贸易投资增长前景向好。
贸易投资迎来新阶段、新机遇
赵萍认为,“一带一路”在设施联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2016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很大,“一带一路”贸易投资硬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海陆、航空、管道,这些方面都是齐头并进的,使中国产品“走出去”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
贸易自由化以及资金融通方面也有很大的成果,比如中巴自贸区进一步升级、与很多国家通过外交互访的方式提升战略伙伴关系的等级,都在政策沟通方面为贸易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相关机构正式设立并且开始运营,发挥了对“一带一路”国家相关贸易提供融资的功能。
2017年进入“一带一路”发展新阶段,与“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仍将是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的亮点。赵萍说,从投资角度看,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联通相关举措的不断推进,在政策沟通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带一路”国家落地的项目会增多。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因其贸易投资环境宽松,增长动力强劲,可能会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
民企仍然会成为贸易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国内对于民企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的相关审批审查处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之下,为企业松绑,相关限制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民企投资选择的空间加大,很多企业更具国际视野,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自身盈利能力。赵萍提醒,在投资方面,民企应根据经济增长的亮点和市场需求空白点,认真分析当地市场竞争情况,从而形成自身优势。
全面了解,主动适应国际市场
面对 “一带一路”发展的新阶段、新机遇,民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赵萍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获得相关国家的经贸资讯,这是进入市场的基本前提。赵萍说,民营企业要想“走出去”,了解国外市场是很重要的。大部分民企的规模都比较小,不能像国企、央企可以在国外设立相关办事处,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熟悉程度不高,因此,了解在一个国家如何注册,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规则等十分必要。
其次,在一个国家是否投资设厂还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决定,根据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决定是以贸易形式还是以投资形式“走出去”,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如果是产品“走出去”,那么当地影响力较大的代理商、零售商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当规模足够大,而且在当地市场份额占有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涉及到直接投资的问题。
除此之外,赵萍还谈到,企业一旦遭遇到与贸易投资相关的摩擦时,要找相关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去协助解决。
多措力促民间贸易发展
赵萍分析,2016年的民间投资中,民企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很高,而且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2017年,促进民间对外贸易与投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相关信息的对接,应该通过网站、微信等渠道定期推送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建立世界各国投资数据库,将世界各国市场的信息汇总起来,以便企业查询。
二是加强企业培训,赵萍说,即便是有了基本的资讯之后,国际市场情况也很难看透看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组织面向具体行业、具体地区和具体国别的培训特别必要。
三是建立国际人才数据库,如果能够建立国际化人才数据库,企业寻找相应人才的难度就会降低。“企业拥有对当地语言、文化、经贸规则熟悉并且运用自如的人才是成功‘走出去’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
四是为企业搭建合适的融资平台。赵萍表示,要想在全球配置资源,需要足够的资金,如果没有资金,在国外融资难度就会更大。建议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建立互助合作基金,或者是通过创新孵化基金来扶持企业“走出去”,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