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跨境并购近三年加速增长。但中资在海外并购中的退出案例却不多,随着一定时间的投后管理,将会有更多企业对收购前景有更准确的判断,未来几年,像光明这样的退出案例会更多。中资在全球并购市场的形象也将从“只买不卖”转换为“有买有卖”。
近日,光明集团已官方宣布其同意以17.6亿美元(合14亿英镑)把5年前收购的英国早餐谷物品牌维多麦(Weetabix)出售给美国同行波斯特控股(Post Holdings)。而当年(2012年)光明集团以10.8亿英镑购买Weetabix 60%的股份(包括债务)曾是中资食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即使放在今天,10.8亿英镑的交易对价放在全球并购市场也算得上是一笔大买卖了。
不到5年,光明集团的撤出无疑显示出这桩中企在食品行业的最大海外并购并没有达到当年预期。不过,14亿英镑的出售价相对于五年前10.8亿英镑的购入价也不亏;当然,考虑汇率因素,若以人民币计价,光明集团在这笔交易中没太大赚头。
这里,我们并不想在财务上讨论太多。但作为近年来中资海外并购中少有的退出样本,此次光明的退出还是能给未来准备出海的企业一些借鉴;此外,这笔交易或许也意味着过去几年大肆海外收购的中企将逐渐剥离整合不如预期的标的。
企业高层对并购的影响
目前,当年光明收购维他麦这笔巨额交易的操盘手大部分均已离开光明集团。2012年时任光明集团董事长的王宗南因涉嫌在友谊(集团)有限公司、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期间挪用公款、受贿,于2014年7月28日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立案侦查;2015年8月,一审被判18年。当年光明食品集团的财务总监曹晓风退休,同样主导收购战略的副总裁葛俊杰则在2016年9月跳槽。另外,在王宗南之后,光明食品集团的董事长已经更换两次,2015年12月,52岁的原申迪总裁是明芳接棒吕永杰,出任这一职位。
追溯历史资料,光明收购维他麦这笔交易几乎是当年董事长王宗南亲自主导的。在2012年FT对王宗南的一篇采访报道中写道“王宗南每天要坐下来吃一碗两包维他麦 (Weetabix)和牛奶冲兑的早餐。他说他不加热,因为早晨时间有限。他正在追随维克托基安(Victor Kiam)的做法——基安对自己的雷明顿(Remington)剃须刀爱不释手,于是收购了这家公司。”这样看来,喜欢以维他麦作为早餐的王宗南将其收入囊中与Victor Kiam的作为颇有几分类似。
王宗南表示:“维他麦是个一流的品牌,也是个健康品牌,而现在健康食品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过去,中国人只吃传统的中国食品,要么没有牛奶,要么没有谷物。现在牛奶已经走进了每个中国家庭,谷物食品也开始流行。”
作为一笔大型交易,光明集团一定是经过了相当的尽职调查才最终拿下维他麦的,但从王宗南对维他麦的喜爱程度来看,他的个人偏好因素无疑对该交易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且不说王宗南的国企高管身份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差异,即使是在同一阶层的人,其生活习惯也会有很大不同,正如经济学上那句经典名言“口味问题是无须争辩的”。因此,王宗南个人或许是真心喜欢维他麦作为早餐,但可能并没有太大代表性。在主导人强烈个人偏好的前提下,收购前对未来整合的协同效益也及其容易出现高估。
文化习惯对并购整合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即使是00后或10后,大部分仍然以豆浆、油条、烧麦、小笼包、馒头、包子和米粥等“热食”为主。而像维他麦麦片这样在牛奶里一泡就软的“洋气”早餐,虽然也偶尔成为中国人早餐被享用,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不过,这更多的是为了尝鲜,或是偶尔换换口味,像欧美人天天以麦片为早餐的中国人仍然非常之小众(尽管这个比例在逐渐增加)。
国人对包子、豆浆和油条等“热食”的坚守可是让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都不得不推出豆浆、油条、瘦肉粥等中式早餐。因此,虽然中国的早餐麦片市场一定会增长(不管是光明收购时的2012年还是现在),但总量与欧美市场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维他麦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也是有数据支撑。据光明食品2016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维他麦在中国有已有90家经销商,开设品牌样板店100家,形象店80家,连续两年销售保持三位数增长。近期维他麦的新闻稿也显示,中国甚至其第三大市场。在从整个集团来看,其八成左右的营收来自于英国单一市场。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中国市场在维他麦集团的份额之低。
当然,光明也未完全退出维他麦。新东家PostHoldings已经原则上同意跟光明食品以及Barings Private Equity Asia(持有维多麦40%股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管理Weetabix在中国的业务。这样看,光明也有可能是对维他麦海外其他市场缺乏整合能力而并非不看好中国市场才出售维他麦。若真是这样,则说明当年光明无疑高估了其全球整合能力。
中资跨境并购已经火了五六年了,尤其是近三年更是加速增长。但中资在海外并购中的退出案例却不多,随着一定时间的投后管理,将会有更多企业对收购前景有更准确的判断,未来几年,像光明这样的退出案例会更多。中资在全球并购市场的形象也将从“只买不卖”转换为“有买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