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投资研究 > 正文
海外并购成“走出去”主流 企业应如何打好这张牌 -- 收藏
http://www.vitwo.cn   2017/6/14 17:16:37  来源:齐鲁晚报  点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强烈诉求,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求在短期内突破资源能力瓶颈、迅速实现目标的主流方式。

       然而日前,夏普在美国对海信集团提起要收回北美电视品牌使用权一事,却将企业应如何引进并使用海外技术和品牌的话题,提出了新思考。

       据悉,夏普此前将北美市场5年的电视品牌使用权授予海信,但现以海信销售低品质产品损害夏普信誉等为由,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品牌。不过,海信集团拒绝了,称将坚守合约,继续以夏普品牌进行销售。

       此前媒体报道,海信在北美市场的液晶电视销售以自家品牌产品为优先,对夏普品牌电视的销售未投注太多心力。与此同时,亚马逊全球网站上,北美用户对于海信与夏普的合作产品,并不看好,甚至出现了一些“差评”,其中70寸的电视销售满意度差评占据83%。记者浏览评论发现,用户投诉的主要内容为电视采用的是海信屏幕而非用户期望的夏普屏。

       与北美市场不同的是,夏普在中国市场的“抢眼”。经去年中国企业富士康注资夏普并为之赋能后,夏普在第一季度零售量规模同比增长了42.6%,在刚刚过去的6月6日电商消费节上,夏普凭借其品牌和夏普屏技术,在京东、天猫电商平台平板电视销售排名中,均获得黑电品类销售排名第一,成为两大电商平台的销售之冠、好屏之冠。

       在整体彩电频频市场氛围下降的情况下,夏普在今年第一季度零售量规模同比增长42.6%,在中国大陆电视占率约6.8%,是去年同期市占率1.6%的4倍,一举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季度销量逆势上扬的少数厂商。来自奥维云网(AVC)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五月份,夏普电视出货量已经到达150万台。

       富士康副总裁陈振国博士认为,经富士康赋能,夏普将重返“王者”之位。在他看来,所谓“王者”,不是价格的高冷和实验室技术,而是让技术基于用户体验进行创新,符合消费升级,走向中国市场,同时让价格能被消费者接受,真正“王者”应该走进更多中国家庭。

       陈振国表示,富士康集团在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对管理效率的深度琢磨、深层次的产品开发技术上具有很大优势,而夏普则在液晶显示、净离子群等诸多技术领域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在消费者心中拥有长久的品牌地位。

       夏普将会帮助富士康集团打通与终端消费者产生联系形成最终闭环的“最后一里路”,强强联合能够让富士康集团更进一步的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而富士康也会持续投入进行对新技术的研发,加速技术研发商品化、市场化,投入更多的市场营运的预算,让夏普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在产业技术、市场的密切合作整合背后,实际上是“中国思维”与日本“工匠精神”的交互整合。在2016年8月收购夏普成功后,郭台铭就曾公开向媒体说,“投资夏普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重了它两万多个设计者、工程师所具有的工匠精神。”

       日前,胡润研究院携手易界DealGlobe首次发布的《2017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特别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去年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大幅增长150%。

       从2016年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交易数量较上年增加了三倍,并在交易金额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而从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分析,83%的海外并购交易是由民营企业参与发起的。

       企业如何更好地引进并利用海外技术和品牌,成为进行海外并购的关键问题。

       “完成交易只是海外并购迈出的第一步,怎样经营交易获得的资产业务更具挑战性。”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位海外并购人士表示,针对消费品行业,中方企业从海外并购中通常买到的是品牌、产品、渠道,而背靠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如何能够海外业务(品牌)成功落地中国,并且创造出超越其本身的价值,成为决定海外并购成败的关键。

       从事海外并购研究的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更需要富士康与夏普类似的“互利协商,开放合作”,通过两个合作主体的融合下释放出切实的价值,不仅要“走出去”,让国际社会能够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也要“引进来”,让海外先进技术推动中国消费升级。

作者: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Nicholas Zhou
服务网络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