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买买买”在2016年创历史新高后,在2017年陡然回落。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并购市场2017年回顾与2018年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并购活动交易价值从2016年的历史最高点回落11%至6710亿美元,基本相当于2015年达到的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外汇管制和海外审查趋严使得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减少,导致并购活动交易总额下降。“相较于特别活跃的2016年,中国并购活动虽然在2017年出现了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的双降,但是并购数量却达到了历史第二高。随着国家各项监管政策更加透明,预计2018年会再掀高潮,且并购活动在未来5年将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郭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内外因促中企海外多领域并购金额下降
郭伟介绍说,2017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落,但是年度并购数量仍然达到了历史第二的高度。报告显示,大部分领域的并购金额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包括国内企业出境收购、海外企业入境收购以及各类财务投资。
“相较2015年和2016年,由于受到国家政策面对于部分不理性海外投资的监管,再加上海外国家,如美国对外资审查更加严格,单笔1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海外并购案例数量在2017年明显减少。”郭伟介绍说。据统计,全球单笔1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海外并购案例数量,由2016年的103宗下降至2017年的89宗,主要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减少的影响。
“但政府的政策指引无疑对海外并购交易也产生了明确的导向作用,相关政策促使中国企业出境投资的方向,从被动性资产和炫耀性资产转移至战略性投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出境收购交易价值仍高于2014年和2015年的总和。”郭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并购交易方面,高科技、工业和消费品依旧是中企海外投资最活跃的领域。投资者希望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国内市场以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引进新的知识产权、品牌以及产品。
海外并购回归理性,赴“一带一路”交易大幅增加
2017年,随着遏制非理性投资的各项政策出台,中国大陆企业出境投资的方向从房地产和娱乐业资产转移至战略性投资。按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的投资地区看,报告显示,2017年赴美并购交易金额剧减,欧洲并购交易数量剧减。“美国主要是对外资审查严格,而中企收购的一些足球俱乐部多在欧洲。”郭伟解释说。
2017年中国企业赴“一带一路”区域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及金额大幅增长。郭伟介绍说,“比如在东南亚地区的物流业并购数量较多,而在中亚地区,如哈萨克斯坦的某笔物流并购金额较大。”
2017年12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对外表示:2017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增速放缓、结构改善。其中有政府引导的作用,主要还是市场主体对外投资的逐渐成熟和回归理性。相关部门针对非理性的对外直接投资采取了阶段性管控措施,到目前已经基本上退出。
政策更加透明,并购再迎利好
“进入2018年,并购迎来了开门红。”郭伟表示,最近业务量倍增,“这得益于国家对外投资的政策更加透明。”2017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11号文);2018年1月25日,商务部牵头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外投资管理制度。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境外投资的备案与核准报告是由两条平行的线路组成,一条线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的11号文,而另一条线则是由商务部牵头,国资委、一行三会与外管参与的《暂行办法》,两条线路的核准/备案等要求均需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读11号文指出,监管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该办法改进事中事后监管,旨在促进境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为的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比如,引入重大不利情况报告制度,主要政策意图不是追究有关企业责任,更多是为了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政企协同将有关不利情况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监管更加精准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真实合规的境外投资将从中受益。
展望今后并购市场发展,郭伟预期,2018年,中国并购活动较2017年将会有所增长,接近甚至可能超过2016年的纪录。随着政策变得更加清晰明朗,海外并购活动将有望重拾升势。围绕着产业价值链,产业升级、先进制造、消费升级、金属矿产、航天航空以及能源领域具有协同促进效应的交易或将成为出境并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包括如体育、娱乐、地产等非战略性投资或固定资产的投资很可能会下降。
另外,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杨辉表示:“退出活动在2017年也出现了期待已久的增长,这同样引人关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背景的IPO上市和并购活动的交易数量创下新高。由于估值较高,深圳和上海成为全球最受青睐的上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