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即将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的荣誉,但悬在中国汽车工业头上那把“利刃”依然没有消除。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提高至40%以上,较2004年提高了一倍。
同时,现实是外资公司仍主导着中国汽车近60%的市场份额,中国已沦为外资汽车公司的“主场”。而结合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产品结构等因素分析,本土汽车公司在国内几乎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中国汽车工业(要想强大)有三件事是必需的: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新能源车。”11月23日,郑州日产总经理郭振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道。
郭振甫的一席话说出了国内诸多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心声。“我们之所以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是因为要成为百年企业,就必须成为国际化的公司。”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比亚迪、长城、力帆、吉利等自主品牌也选择了国际化的道路。“中国是世界的”已经成为各家车企的共识。然而,过去10年自主品牌海外市场发展的经历表明,坎坷与甜蜜交替是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的主题。
挺进欧洲
12月6日,奇瑞和长城汽车带着新款汽车出现在意大利博洛尼亚2010车展上。这并非中国汽车公司第一次亮相欧洲车展,但本次更引人注目。
意大利的DR汽车公司对奇瑞生产的车型进行了改款,在车展上展出D3紧凑型掀背式及DR1微型车的电动版本。意大利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DR在意大利共售出3649辆,同比增长94%。
长城汽车则推出Voleex次紧凑型掀背式轿车,Steed 5大型皮卡和Kulla城市概念车。意大利汽车零售商马丁汽车公司展出了产自中国的微车Bubble。
这款车在2007年博洛尼亚车展上曾被戴姆勒-奔驰起诉,因Bubble外形与奔驰SMART FOR TWO类似。最终戴姆勒公司的法律行动取得成功,Bubble不得展出。然而本次车展上,马丁汽车公司称目前已经可以在欧洲销售略有改动的Bubble微车。
不过,在挺进欧洲的过程中,坎坷的经历总是多于甜蜜的体验。日前,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汽车厂塔甘罗格(TagAZ)因债台高筑,法院已冻结了TagAZ公司的资产和银行账户,可能会导致TagAZ公司倒闭。
塔甘罗格是比亚迪在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在今年7月,比亚迪汽车与塔甘罗格签署了一份总价值36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计划在当地组装1万辆F3轿车。合作伙伴如果破产,对比亚迪汽车进入俄罗斯将是一个打击。
更早之前,双环小贵族在欧洲也因外形酷似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某款车型而受到投诉。华晨更是在德国一家俱乐部的汽车碰撞测试中获得两颗星的低成绩。事实上,从自主品牌汽车公司进入欧洲第一天起,就备受质量、抄袭的质疑。
韩系车的经验
“竺延风(一汽集团前总经理)说耐住寂寞20年,这话大家不愿意听,但是实话。一个品牌要丰满,品牌不只是一个标徽,它有很多内涵在里面。”郭振甫说。
中国汽车过去10年的海外发展经验表明,正是由于品牌力缺乏,质量还欠缺火候,导致中国汽车公司不得不以低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这一策略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汽车公司的低端形象。
不过与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存在诸多相似性的韩国汽车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后快速崛起的案例表明,中国自主品牌进入欧洲等发达市场仍有一条路径可以选择。
韩国现代汽车工业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步,1990年前后走上海外扩张道路。如同今日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一样,由于质量以及品牌和日本、美国、欧洲汽车公司产品存在差距,韩国汽车公司在进入美国、欧洲等市场的时候,不得不以低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如同今天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一样。
但导致通用破产、丰田大幅亏损的金融危机,却重新造就了韩国汽车的全球地位。“韩国车一开始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比较低档、廉价。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家的收入普遍降低,买车的预期也降低了。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其实韩国汽车的质量是不错的。”在美国芝加哥生活的华人库小林曾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正是依靠廉价与质量可靠两大“撒手锏”,现代起亚成为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罕见、仍然保持高增长的汽车公司。2009年,现代起亚共售出汽车463万辆,同比增长10.7%。丰田汽车同期销量下滑12.9%,本田汽车全球销量下滑10%,大众汽车略微实现1%的增长。在金融危机中破产的通用汽车2009年销量则下滑了10.6%。
“韩国车为什么能够起来,与质量、服务体系、销售网络是分不开的。”郭振甫表示。
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也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必须改变简单的CKD组装生产,依靠当地经销商进行销售的办法。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与销售体系,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正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军欧洲的桥头堡。日前,金弋波介绍说,该公司正和土耳其政府商讨在当地合资建厂事宜。长安汽车、吉利以及长城汽车也在土耳其有设厂计划或已建立工厂。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劳动力也很便宜。在土耳其建厂可以辐射欧盟和西亚大部分国家。”中国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表示。
陈文凯指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最根本的目的是“把战场放到别人家门口”,这是跨国汽车公司不约而同的做法。此外,只有“适应了发达国家的质量和安全标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制造能力”,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制造能力落后于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