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8%,产值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5%,主要作物有棉花、小麦、大米、甘蔗等,其中棉花是巴主要经济作物,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排世界第五大产棉国。被誉为粮仓的印度河平原和北部山谷建有庞大的灌溉系统,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大米、棉花还有出口。由于地处亚热带,巴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白云石、石膏、石灰石、菱镁矿、岩盐等,森林覆盖率4.8%。
巴工业基础薄弱,体现在一是总体规模、行业规模和企业规模不大,二是门类不够齐全。目前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4%,主要有纺织业、冶金与金属加工业、燃料和电力工业、机械制造业、化肥工业、水泥工业、化学工业、制糖业、烟草业、造纸业、采矿业、IT业、小型工业和手工业等。其中,以农业为基础的棉纺织业是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能源、IT业和中小型工业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部门。巴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主要出口棉花、纺织品、大米、水果、渔产品、皮革制品、体育用品、医疗器械和地毯。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以技术精湛,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巴手工艺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它的骆驼皮和鹿皮制品、地毯、缟玛瑙制品等历经几千年匠人们的琢磨,已日臻完善。
自1947年建国起,在经历了鼓励私人投资和优先发展轻工业(1947-59年)、实行工业企业国有化(1972-76年)和工业非国有化自由发展(1977至今)共3个阶段后的今天,巴已经建立了本国的工业基础,但其构成主要还是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轻工业,可代表现代化工业实力的基础工业、高新科技工业等微乎其微。巴基斯坦工业化进程仍任重道远。
由于历届政府一直把发展社会经济放在首位,巴基斯坦经济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其增长速度在南亚地区算是较可观的。但曾由于1998年的核试验,巴受到国际制裁,经济濒临崩溃边缘。自穆沙拉夫总统执政以来,巴政府坚持、持续推行积极而稳健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政策,除了控制财政预算、减少国家开支外,致力于加速工业化建设,大力推行自由化经济,加快私有化进程,努力吸引外资,积极扩大出口,缩小外贸逆差,进行债务重组,改善国际收支。通过几年努力,巴基斯坦经济重又从低谷和困境中走出,恢复到良性发展轨道,近两、三年又进入快速稳定增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