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产能利用率走低和产销增速放缓,一些汽车企业的经营也步入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业内人士称,近几年重卡行业持续低迷,库存积压越来越严重,几乎、到了“论斤卖”的地步。一般而言,当产能利用率在75%到80%之间,车企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当前合资车企的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经营效益尚可,但部分自主品牌车企产能利用率还不足50%。2020年汽车产能或全面过剩 虽然产能利用率在下降,产销速度也明显放缓,可各大厂商还是制订了“雄心勃勃”的2020年产销目标。其中,东风560万辆、一汽400万辆、北汽459万辆、广汽300万辆、长安450万辆……这意味着5年后,这几家车企的年销量增长幅度最少为40%,最高达到130%。上汽尚未公布其“十三五”产销计划。
除了上述六大车企,其他车企也不甘示弱。华晨、长城、江淮、吉利、奇瑞5家车企到2020年产销目标都要超过100万辆,总量超过600万辆,产能共约700万辆;其他26家车企,以及各地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到2020年产能将超过500万辆。届时,全国汽车产能总量将达到5000万辆左右。零部件行业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乘用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的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商逐渐分离,它们通过技术引进、降低成本、改善技术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获得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进一步开放。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吸引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陆续在我国合资或独资建厂,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31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2006年至2015年,我国零部件制造业产值占汽车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受益于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一体化,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快速增长,并且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工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等。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由2006年的192.48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619.17亿美元,平均增长率达15.41%。与此同时,为了获取主力技术,扩大销售市场,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海外优质资产。
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中国企业在汽车行业共发起了59宗海外并购交易,其中42宗披露了金额,共计约180.22亿美元。我们将交割和签约状态的并购交易定义为确定的并购交易;将宣布、意向和传闻状态的并购交易定义为潜在的并购交易。在研究时间区间内,确定的并购交易共计32宗,涉及金额130.01亿美元;潜在的并购交易27宗,涉及金额50.16亿美元。从并购目标的区域来看,在报告统计期间,中国企业在汽车行业发起的海外并购目标大多位于欧洲区域,共有32宗,占交易总数的54.24%;且目标金额最大,共计约139.58亿美元,占披露总金额的77.45%。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中企海外并购的首要目的就是买回技术,通常这些高端技术的持有者位于欧美发达地区。未来,欧洲的汽车及零部件公司仍将是中国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企业收购的主要目标。
从并购目标所在领域来看,汽车零部件相关的目标企业备受中国企业的青睐。中国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明确汽车行业将不再以产能和规模扩张作为首要发展目标,而是将锻造核心竞争力、提升自主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引领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同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和相关零部件行业发展,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中国零部件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海外优质技术和资产,以补足国内行业空白和技术短板。与此同时,历经长时间的“空窗期”,中国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准的步伐,企业“走出去”,带回来的不仅仅是资产和技术,还包括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用正确的方式,发挥优质技术资产的最大能量。
美国
近几年,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优化资产配置,分拆增长停滞、毛利率低的细分业务,转而投资高利润、高增长前景的细分行业,在高校内燃机、替代能源、新材料和传感器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比例大幅提升。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和欧美、日韩厂商仍存在较大差距,而较强的科研能力、产业集群和技术人才使得美国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目标国。德国 长期以来,汽车供应商行业和业内的公司一直是中国在欧洲,尤其是德国投资的重点。在汽车行业的子行业中,德国电子和传动系统制造商现在非常热门。受近年来的行业趋势,如效率提升、混合动力技术和发动机小型化的影响,这些板块的德国供应商的收益增长和资产回报率远胜过它们的欧洲同行。此外,德国的供应商企业中有很多都是非常成功的中型企业,这些隐形冠军企业的盈利常常相当于,甚至优于同行业的大企业。
意大利
中国企业在意大利通过收购、合并开发等形式获得的汽车技术可能达不到世界领先水平(欧美车企往往倾向于出售此类在欧美成熟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技术所有权),但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大,市场需求的层次多,这些技术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市场上可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并购意大利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中国企业能充分利用被收购企业品牌和已具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提高中国车企自主品牌的知名度;能比较迅速地占领被收购企业在意大利国内外市场原有的份额,分享原有的分销渠道和客户关系,迅速打开目标国家的市场。